2016年元大投信ETF表現創下七項新紀錄,包括商品期貨ETF、高股息ETF、陸股槓桿2倍ETF、台股反向1倍ETF等,紛紛在規模或交易量改寫新紀錄,顯示國內市場在槓桿、反向型ETF上市後,不僅出現結構性轉變,也提供投資人多空操作與多元配置的投資元件,可滿足投資人多樣化的投資需求。
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,目前台灣投資人的需求與過往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,ETF提供投資人一個帳戶就交易不同資產,以及多維報酬產品型態的管道,也就是投資人只要一個帳戶,便能布局股票、債券、商品、外匯等不同資產,並進行多空雙向操作,隨時針對市場變動,採取預應操作與布局。ETF雖不是投資萬靈丹,卻是能夠滿足投資人避險增益的工具。
黃昭棠說,2014年開放發行槓桿╱反向型ETF後,ETF占大盤比重逐步攀升,從2014年的1.8%,到2015年7.2%,到了2016年已超過9%。在這同時,槓桿╱反向型產品占整體ETF的成交比重達到75%,凸顯投資人對於ETF多元資產的使用熟悉度增加。
尤其,全球市場波動度與周轉率呈現下滑已是必然現象,在這種情況下,ETF因提供較佳的投資效率與配置廣度,成交活絡度提升,吸引資金持續流入,形成正向循環。
在新商品方面,元大投信期貨信託部主管譚士屏表示,原油與黃金為國際商品的主要交易標的,而商品特性更因為高波動度,如原油年化波動度可達57%,也因此提供許多交易機會。以油價來說,2016年第1季國際油價大跌,吸引買盤逢低承接,不久推升石油ETF規模大增,甚至創下新高。
由於多數民眾都有開車或騎車的習慣,日常開銷與油價波動密切相關,譚士屏建議,投資人今年可在國際市場對油價看法偏向正面下,逢低配置原油的原型ETF,建構基本部位。
當行情走強,則搭配原油正2短線操作,並於油價上漲至波段滿足點,先行獲利了結部份持股,進而買進反向ETF避險。至於同為重要商品的黃金,目前國際金價處於低檔,開始出現逢低買盤進場,依照過去美國聯準會升息後三至六個月,金價上漲機率相對高的經驗來看,今年上半年金價可能有反彈表現,也可留意布局機會。<摘錄經濟>
arrow
arrow

   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