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集邦科技LED研究(LEDinside)最新紅外線感測市場報告指出,在2019年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預估衰退的情況下,手機品牌廠商針對下半年旗艦機祭出規格競賽,3D感測模組成為其中一項重要配備。受此趨勢帶動,預估2019年手機3D感測用VCSEL市場產值有望成長至11.39億美元。
  集邦科技研究經理吳盈潔表示,2019年除了蘋果iPhone仍將全面搭載臉部3D辨識外,包括三星、華為與SONY也規畫在下半年的旗艦機種搭載後鏡頭3D感測(WorldFacing3DSensing)。到2020年估計將有近10款高階機種可能採用3D感測方案,且部分機種將擴大至前後鏡頭皆採用,進一步拉升VCSEL產值。
  目前應用於消費性市場的3D感測方案為結構光與飛時測距(TOF)。結構光是以圖案成像,其深度的準確性極高,然而缺點為成本與運算複雜性高,加上專利主要由蘋果掌握,專利壁壘難以突破。
  飛時測距的精度和深度不及結構光,但是反應速度快,辨識範圍也更有優勢。飛時測距分為前鏡頭(FrontFacing)和後鏡頭(WorldFacing),前鏡頭成本相對較高,後鏡頭則需要功率較高的VCSEL。目前主要VCSEL相關供應商為Lumentum、Finisar、OSRAM旗下Vixar、ams、穩懋、宏捷科、VIAVISolutionsInc.等。
  2017~2018年VCSEL市場發生多起併購與投資案,由此可知廠商多半樂觀看待後續VCSEL市場需求。而在2018年蘋果iPhone全面導入3D感測功能,並應用於臉部辨識與解鎖後,吸引不少非蘋手機廠商如小米、華為、OPPO等研發跟進。<摘錄工商>


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