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元大投信橫掃亞洲資產管理雜誌七項ETF大獎,其中,最「老牌」的元大台灣50(0050)繼2003年榮獲同雜誌獎項後,再奪「台灣區最佳現有ETF」,肯定元大台灣50是最具代表性的台股ETF。
元大台灣50在相隔13年之後再度得獎,時空背景已截然不同。2003年6月25日正式成立的元大台灣50,是國內首支ETF,成立時規模不到40億元,受益單位數也只有9,300萬,同年以新人之姿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「台灣最佳產品創新獎」。
如今元大台灣50的規模超過400億元,最高一度衝破千億大關,在國內ETF規模數一數二。
目前受益單位數6億,較9,300萬大增五倍以上;而根據證交所公布的成交資訊,今年元大台灣50每月成交張數從10萬張至41萬張不等,流動性在國內ETF名列前茅。
元大台灣50能夠深受市場青睞,與績效良好,表現勝出不無關係。
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,台灣50自成立日至今年11月底,累積報酬率高達195.38%。
如果定期定額在每月第一個交易日投入1萬元買入元大台灣50,並在每年除息後20個交易日領取股利再投資,根據元大投信回測,自2003年7月至2016年11月底間,總共投如161次,每期1萬,總共投入161萬元資金,在2016年11月底的資產總額達到273萬元,淨獲利112萬元,內部報酬率(Internal Rate of Return,縮寫:IRR)約當7.4%。
即使以不同年度開始定期定額投資,獲得的IRR也相當突出。
以2004年至2007年間任一年度投資元大台灣50至2016年11月底來看,IRR都介於7-8%;如果是2008年2014年投入獲得的IRR落在8%-10%。
元大台灣50 ETF經理人張美媛指出,台股2003年以來雖歷經金融海嘯與萬點行情,但元大台灣50代表台股市值前50大公司,獲利能力與配息能力每年都隨全球景氣復甦成長,使元大台灣50相對大盤有隨漲抗跌的特性,因此長期紀律投資的效果很好。
從回測資料也看出,不論指數變化,任何時候都能定期定額投資元大台灣50,近期不少投資人好奇台股來到9,000點能否投資元大台灣50?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。」張美媛說。
她說,受惠美國經濟持續增長,各大機構預估,明年台灣的GDP成長率不會比今年差,有機會來到1.5-2%,全體公司獲利也將大幅成長,配合全球市場利率仍是偏低的環境,國際資金依舊重視穩定派息與營運穩健的大型股,相當適合以元大台灣50作為參與台股行情的工具。
為引導投資人長期買股,主管機關宣布開放大眾可定期定額買股票及ETF,預計最快明年第1季上線,到時投資人買股不再以投資單位為限,可比照基金投資,依金額存零股。
市場專家觀察,不少投資人著眼過去績效良好,已將元大台灣50作為長期部位,特別是講求穩健操作的機構法人,看重元大台灣50的高流動性、高胃納量,及足以代表台股走勢與上市櫃公司競爭能力的優勢,往往把資金停泊於此。
市場也習慣把台灣50的外資庫存與持股比變化視為大盤指標,足見台灣50的指標和代表性。<摘錄經濟>
arrow
arrow

   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