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投信基金交易走向電子化,特別是今年基富通加入線上平台之戰,各家投信更嚴陣以對。觀察投信策略不但跟進基富通大打手續費折扣,對於平台功能優化也不遺餘力。
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,國內投信基金電子交易戶數已從2004年的27.5萬戶,增至今年的99萬戶,成長超過三倍。以電子交易金額來看,今年每月透過數位管道申購和贖回基金的總金額都在45億元以上,最高甚至達到120億元,摩根、群益、統一、復華、富蘭克林等大型投信單單申購或買回金額更穩定在億元上,對業務的貢獻度不容忽視。
電子交易金額居冠的摩根投信,近期推出旗下境外基金可外幣扣款的活用外幣投資功能,以美元、歐元、澳幣、日圓、港幣五大貨幣為主,目前開通外幣帳戶不但享有一年一次壽星零手續費、皇冠基金單筆與定期定額網路費率五折等優惠,前1,000名開戶更可獲得雙倍紅利。
一向致力開發網路平台的富蘭克林華美投信,繼過去自行研發母子基金、定期定額等交易機制,也開始強化臉書、LINE等社群平台的發布效果,並增加拍攝影音資訊的頻率。公司表示,包括母子基金在內的功能都是基富通尚未提供的智慧投資工具,針對基富通開拓新通路,雖無直接的對應策略,但會加強客製化、簡單化的內容產出,滿足投資人需求。
群益、復華、統一等本土投信雖是老字號,但因應潮流,也不斷改版與優化交易介面,且各自有獨立的電商部門,將電子交易戶數成長列為業績。<摘錄經濟>
arrow
arrow

   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